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7:20 点击次数:100
性味:苦,微寒。
归经:归膀胱经。
功效与作用利尿通淋:萹蓄能清利膀胱湿热,使小便通畅,缓解小便淋沥涩痛,是治疗淋证的常用药。
杀虫止痒:具有杀虫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蛔虫、蛲虫等肠道寄生虫病。同时,外用还能起到止痒的效果,对皮肤湿疹、阴痒等有一定疗效。
清热解毒:能清除体内热毒,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多种热毒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用法用量内服:一般煎汤,用量为 9-15 克;或入丸、散。
外用:适量捣敷或煎水洗。
主治病症及特殊功效淋证:尤其适用于热淋,可有效缓解小便频数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状,常与瞿麦、木通等配伍增强疗效。
虫证:对蛲虫病有特殊功效,可单味煎服或保留灌肠,也可与使君子、槟榔等驱虫药同用。
皮肤瘙痒:外用可治疗湿疹、阴痒等,能减轻瘙痒症状,常与蛇床子、地肤子等外用止痒药配伍。
常用方剂八正散:萹蓄与瞿麦、车前子、滑石等药物配伍,具有清热泻火、利水通淋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湿热淋证。
萹蓄散:以萹蓄为主要药物,可用于治疗热淋、小便涩痛等。
配伍与炮制配伍
与瞿麦配伍,增强清热利尿通淋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各种淋证。
与苦参配伍,可加强杀虫止痒的功效,适用于皮肤瘙痒、阴痒等病症。
与栀子配伍,能增强清热解毒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等热毒病症。
炮制
萹蓄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稍润,切段,干燥。
炒萹蓄:取萹蓄段,置热锅内,用文火炒至微焦,有香气逸出时,取出放凉。炒后可缓和寒性,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。
副作用萹蓄苦寒,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脾胃虚寒,出现腹痛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部分人可能对萹蓄过敏,用药后出现皮肤瘙痒、皮疹、红斑等过敏反应,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